近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2022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公报》显示,全国完成造林383万公顷,种草改良321.4万公顷,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84.73万公顷。全年发布“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各类尽责活动262个。目前,我国森林面积2.3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02%,草地面积2.65亿公顷,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0.32%。
《公报》显示,一年来科学绿化持续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迈出新步伐。印发《全国国土绿化规划纲要(2022—2030年)》,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全面实行造林绿化任务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推进造林、种草改良、防沙治沙等任务落地上图。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20万公顷,飞播造林17万公顷,封山育林104万公顷,退化林修复142万公顷。人工种草120.4万公顷,草原改良201万公顷。在“三区四带”等重点区域组织开展72个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十四五”前两批19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及20个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三北工程完成造林84.79万公顷,国务院延长第二轮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期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公里,打造生态清洁小流域496个。启动首批18处国有草场建设试点,安排草种繁育基地建设任务2.1万公顷。成功举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7省区开展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
《公报》显示,过去一年城乡绿化美化同步推进,绿化质量逐步提升。授予26个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全国国家森林城市数量达218个。100余个城市开展了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全国各地建设“口袋公园”3520个。印发《“十四五”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方案》。全年完成公路绿化里程近10万公里,铁路线路绿化率达87.32%。沿河沿湖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持续推进。积极开展“工会林”“劳模林”“母亲公益林”建设及“绿植领养”“我为碳中和种棵树”等活动。全面落实天然林管护责任,使1.72亿公顷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完成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46.2万公顷。持续推进退化林修复工作。落实310家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2023年试点任务面积17.2万公顷。全年生产林木种子1634万公斤,生产可供造林苗木287亿株,绿化良种使用率达到65%。开展林业碳汇试点市(县)和国有林场森林碳汇试点建设。
《公报》显示,2022年林草资源保护管理成效明显,生态美百姓富取得新成果。全面建立林长制,各级林长近120万名。挂牌督办、通报一批破坏林草资源的重点案件。首次产出统一标准、统一底图、统一时点的2021年度林草生态综合监测成果。完成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情况调查,发布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组织开展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整治行动。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全年森林草原火灾受害率持续保持历史低位。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首次实现县级疫区和乡镇疫点数量净下降,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比上年分别下降11.9%和26.1%。美国白蛾防治成效显著。完成草原有害生物防治1384.6万公顷。印发《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全年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8.37万亿元,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910亿美元。全年完成油茶种植13.33万公顷、改造26.67万公顷,茶油年产量有望突破100万吨。中央财政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国土绿化行动顺利实施。新增国家储备林建设贷款344.63亿元。推广“林权抵押+林权收储+森林保险”贷款模式,鼓励创新发展绿色权益抵质押贷款业务,截至2022年底,全国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林草科技不断创新,积极推进速生林木新品种选育、林草病虫害检测预警和防控、重要生态区保护修复等技术和装备研发。积极开展春季植树造林适宜期气象预测服务,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等。(来源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3年3月15日生态版 记者 宋梅)